九月仲秋,红土坡镇连绵的工业辣椒地里,一簇簇深红色的辣椒挂满枝头,农户正穿梭其间忙碌地采摘。走进红土坡镇辣椒加工厂,24小时运转的智能化烘干线正开足马力,火红的光影映照着农户们喜悦的脸庞。
红土坡镇立体气候显著,中海拔段土地和水利资源充足,为工业辣椒生长提供了天然沃土。近年来,镇党委、政府立足资源禀赋,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顺应市场发展丰富产业内容,将工业辣椒作为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重点培育。这不,今年新推广的“星和一号”工业辣椒迎来了首季丰收,该品种抗病性强、辣度高,只要管理到位,亩产量最高可突破2吨,正在迅速成为农户增收的“致富椒”。
“种得出”还要“卖得好”。为破解“丰产不丰收”的老大难,红土坡镇引进楚雄力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,以每公斤5元的保护价统一收购,并同步配套农产品加工、仓储链,把“第一车间”直接建在田间地头,实现了“采摘即加工、烘干即销售”的产业闭环。“白天摘椒,晚上交货,现金结算!”簪花村保宫殿种植户黄大姐笑着算起账,“2亩地已采1.2吨,到手6000元,再摘两轮,破万没问题!”
如今,小小工业辣椒,在红土坡串起了一条跨村连乡的致富链。据了解,今年红土坡镇共推广种植工业辣椒1200余亩,总产量预计超2000吨,产值约1000万元,每亩毛收入约8000—10000元,种植户可实现户均增收20000余元。同时,农产品加工厂创造稳定务工岗位20个,已带动150余人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,务工人员人均增收约3500元。正如红土坡镇党委负责人所说,“要想持续带动产业发展,促进群众增收,我们就得把产业链建在村口,把就业岗位留在乡村。”随着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凸显,楚雄、大理等周边地区的工业辣椒种植户也慕名而来,把辣椒收购后统一运到红土坡来加工,跨区域收储网络初具规模。
烘干设备轰鸣依旧,产业发展的脉搏强劲有力。下一步,红土坡镇将围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,进一步扩大标准化种植规模,加强科技支撑,深化与精深加工企业合作,推动工业辣椒产业向规模化、品牌化和高附加值方向迈进,让这枚火红的小辣椒真正成为持续助农增收、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。
(文章来源: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)
1.凡是文章底部注明文章来源的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网络。文章中阐述的观点及立场不代表中椒网的观点及立场。如果文章涉及侵犯版权,请联系中椒网客服0537-3163975进行删除;
2.中椒网发布的价格、行情、数据等信息仅作为交流参考,不可作为您存储、购销、投资等决策的直接依据。中椒网不对您由此产生的亏损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