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病时间:幼苗期和成株期
危害部位:苗期为害叶、茎、顶芽;成株期为害叶、花、果实;
危害症状:苗期发病初期子叶先端变黄,后扩展到幼茎,缢缩变细,常自病部折倒而死;成株期发病,叶片腐烂或干枯,湿度大时生有灰色霉状物;
(1)叶片受害:初期多从叶尖开始,出现淡黄褐色病斑,后向上扩展成“V”形病斑。
(2)茎部受害:产生水浸状不规则斑或条斑,逐渐变为灰白色或褐色,病斑绕茎一周,其上端枝叶枯死。
(3)花器或果实受害:花瓣萎焉。
(4)果实受害:多从幼果与花瓣连接处出现水浸状病斑,后引起全果褐斑。病健交界明显,病部有灰褐色霉层。
防治措施:
(1)雨后及时排除积水,棚内合理通风降温;
(2)及时清除病叶、病株、病果,带出棚外集中深埋或烧毁;重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,增施磷钾肥,适时喷施新高脂膜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,
(3)适当控制浇水,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技术,禁止大水漫灌。
(4)及时摘除病果和病枝;
药剂防治:
(1)每亩施用40%嘧霉胺水剂20毫升兑30斤水叶面喷雾。
(2)每亩施用65%啶酰菌胺.腐霉利悬乳剂20毫升兑30斤水叶面喷雾。
注意事项:每隔7--10天喷一次,以上药剂交替使用